从袖中取出真正的翡翠螭龙佩——那玉佩此刻正躺在他怀里,螭龙的眼睛泛着血红,
与王夫人头上那枚赝品截然不同。第三章:贵人相助一、不速之客暮春的细雨斜织如帘,
将县衙的青砖黛瓦笼在烟霭中。林墨伏案誊抄着新编的《税赋辑要》,
案头一盏青瓷油灯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粉墙上,摇曳如鬼魅。忽然,檐角铜铃无风自响。
他抬头望向院中,雨帘里走来三人。为首的青年身着月白锦袍,腰间玉带上嵌着颗鸽血石,
在晦暗天色下泛着幽光。身后两名随从虽作寻常家仆打扮,但步履间隐隐透着行伍之气。
"大人,有位赵公子求见。"衙役小跑着禀报,袖口还沾着墨迹。
李县令正为今年的夏税收缴发愁,闻言皱眉:"商人?"他瞥了眼案头堆积的催缴文书,
摆手道,"就说本官在忙......""大人,"林墨忽然开口,
"学生观这位赵公子气度不凡,恐非寻常商贾。"话音未落,
堂外已传来清朗笑声:"李大人公务繁忙,是在为夏税发愁吧?"李县令一惊,
那三人已跨过门槛。锦袍公子执伞而立,伞面绘着幅《寒江独钓图》,
落款竟是当朝太子的私印。林墨目光微凝,看见公子头顶浮现金色小字:【微服私访,
考察民情】二、税赋之弊"在下赵明,做些丝绸生意。"公子收起油纸伞,
水珠顺着伞骨滴落,在青砖地上汇成蜿蜒小溪,"途经贵县,听闻李大人治下清明,
特来请教税赋之事。"李县令连忙让座,命人奉茶。林墨注意到,
那两名随从始终站在公子三步之内,右手虚按腰间——那里藏着软剑。"本县税赋,
皆是按朝廷章程......"李县令话未说完,林墨已接过话头:"赵公子既问税赋,
学生斗胆直言。本县地处江南要冲,商税却按北地标准征收,实为不妥。"公子挑眉:"哦?
愿闻其详。"林墨起身,从案头抽出一卷账册:"以丝绸为例,本县织户每匹绢需纳银三钱,
而邻县仅需二钱。商贾为利,自然舍近求远。"他展开账册,指尖划过一串数字,
"去...